易经》是中国最为古老的哲学经典,被尊为“群经之首,百家之源”。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本源,对中国历代的**、经济、文化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中国的建筑、医学、音乐、绘画日常生活无不与《易经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,即“百姓日用而不知”,对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名族精神也有深远的影响。
现
存《易经》主要是描述和解释六十四卦的一部哲学典籍。六十四卦由八卦两两相叠,组合而成。今天我【义明居士】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八卦的起源,以及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之间的区别。
先天八卦又称伏羲八卦,传说是由距今七千年的伏羲氏观物取象的所作。先天八卦的卦序是:一乾、二兑、三离、四震、五巽、六坎、七艮、八坤。确定天地方位,对大自然的总体描述。
后天八卦图又称文王八卦图,即震卦为起始点,位列正东。按顺时针方向,次为巽卦,东南;离卦,正南;坤卦,西南;兑卦,正西;乾卦,西北;坎卦,正北;艮卦,东北。如象征节气,则震为春分,巽为立夏,离为夏至,坤为立秋,兑为秋分,乾为立冬,坎为冬至,艮为立春。 即是序数为:坎一、坤二、震三、巽四、五为中宫,乾六、兑七、艮八、离九。后天八卦讲流行,形容周期循环,如水流行,用以表示阴阳的依存与互根,五行的**相生。后天图是从四时的推移,万物的生长收藏得出的规律。
扫一扫手机访问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