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基本信息】
李根源(公元1879-1965年),字印泉、养溪、雪生,别署高黎贡山人,云南腾冲人(现属梁河县九保乡)。
李根源是**时期从云南出来的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。他思想激进,能文能武,是OOO**事业的积极支持者。他与蔡锷等人发动云南辛亥起义,胜利后任云南军**军政部总长兼参议院院长,制定和实施一系列颇有成效的**、经济、文化**,使云南成为**初年比较**的省份之一。以后历任北京国会众议院议员、北洋****督办、农商总长,一度兼署国务总理。因**曹锟贿选,愤然退出**,隐居在江南名城苏州,致力于发展地方文化和教育事业。当**的烽火燃起时,年迈的他挺身而出,出任云贵监察使,多次组织民众支援前线抗敌。后来他又坐镇滇西,指挥军民保卫家园。

【李根源与OO】
李根源留学日本归国后,在家乡云南创办军事学校--云南陆军讲武堂,自任监督(校长)。当时学校规定:只招收滇籍学员,为本省培养军事人才。四川青年OO闻讯后,怀着满腔**热情,长途跋涉,来到滇南的蒙自校部投考。可是,主考官见他是川籍青年,便不拟录取。OO十分沮丧。这时,正好碰上李根源出来。李根源见状沉思良久,说:"他赶来投考,说明他是个有**志气的青年,即使是四川人,也应给予录取,以遂其愿,坚其志。"就这样,由李根源亲**板,OO进了云南讲武堂。
在学校里,OO屡受李根源的激励,与李根源结下了深厚的师生之谊。学校毕业后,OO便从军习武,踏上了**道路。
【考察前言】
L易友自加我QQ,经过几个月的聊天熟悉,觉得此人在尊师重道方面以及诚意度都给我留下好印象,于是在他多次诚邀之下,答应了给他排期寻地,并于2018年7月成行。因L易友学习风水多年,也有一定的风水基础底子,并且祖坟都安葬完毕,这次去主要是为他鉴定。经鉴定,为其指出,有一坟得一枝龙正结,但差几米未葬正*(可择日再葬正*),有一坟砂飞水走要迁移(另点前面一枝龙的副结迁葬),有一坟葬正了但立向有误(当时看到日子时辰正合,立马为其改正),有二坟尚可安金。在鉴定完毕后,与他一起驱车去梁河县九堡乡考察了北洋**代总理李根源的祖母坟, 如下:
01,于案山看*星广角图
图1,此横龙,金星开窝结*,后有鬼尾和缠背砂,以去脉(青龙砂)回转抱*。
02,于案山看*星
图2,去脉却是青龙砂,回抱过堂作案。
03,于案山拉镜头看*星
图3,金星开低窝结*(红圈处),前铺大坪。
04,于案山拉镜头看*星
图4,自侧顶落下微微脉线,至坟后起隐隐隆隆之圆突。
05,于案山拉镜头看*星
06,于案山拉镜头看*星
07,于大坪边沿看*星
图7,刚才的远景图,可能看不明白左右两掬(左右内砂)弯抱,现于大坪看*星,可知左右交会,尤以左内砂弯抱最有力。
08,于大坪边沿拉镜头看*星
图8,红圈处为李根源祖母坟,坟后可见隐隐隆隆之圆突。
09,于左内砂边沿看*场
图9,再走近看,又觉坟墓处所居中正,位于窝间甚是窝藏。
10,于左内砂拉镜头看*场
11,于左内砂拉镜头看*场
12,墓碑
图12,黄太夫人逝于光绪甲午年(1894),**元年(1912)立碑,坟墓毁于1966年,1994年修复。
13,于坟后俯看明堂全景图
图13,于坟后俯看,但见内堂如锅底,青龙砂回抱作案,朝山高大入云,可惜天气不晴朗看不到真实面貌。
14,于坟后俯看明堂全景图
图14,外明堂河水是自右倒左,现以线条示意一下,青龙砂是回抱了三重,是为下砂有力。
15,于坟后俯看明堂
图15,以贴身第一重左内砂和第三重左外砂抱过堂为最有力,外虎砂又抱过青龙砂而交锁。
16,于坟后拉镜头看明堂
图16,朝山高大横列,可惜有云遮住,不知是何形态。
17,于坟后看左一
图17,青龙砂前方是一个**新村,就是这几年推平山头而建的,听带路的老乡说,这个村子原有几个圆包包,是鼓形。
18,于坟后看左二
19,于坟后看左三
20,于坟后看右一
21,于坟后看右二
22,于坟后看右三
23,于坟前看左前
24,于坟前看左
25,于坟前看右前
26,于坟前看右
图26,图中人是带路老乡,有赖他的热心带路。
27,于坟前看明堂广角图
图27,青龙砂被新村推平,鼓形砂不见了,案砂也因公路挖缺不甚美观。
28,于坟前看明堂
图28,左内砂弯抱过堂,形成内堂甚是窝平,下雨时会有一堂积水,正是:明堂惜水如惜血。
29,看墓碑李根源名字
图29,石碑有李根源的名字,红框处即是,其父李大茂,是长房。
30,路边李根源所题字
图30,这一带山脉叫鳌山,有山脚路边,有李根源亲自题写的:瑞接鳌山。
在整理好这个案例正准备过几天发表,突然L易友说刚好到梁河县办事,见天气晴好,就特别上山拍摄了朝山图,以补上次没能拍摄到的遗憾,我说你真是太及时了。现补图如下:
31,易友补拍明堂图
图31,天气晴好,朝山尽然显露无遗,原来是一列云水大帐。
32,易友补拍明堂图
图32,朝向云水大帐较高的一段,此文名贵砂。
33,易友补拍明堂图
图33,李根源能文能武,此坟对其是有一定影响。
【数据】以地盘列出
碑立:巽山138度(已经重修过,不一定是最原始的分针)
水出:亥方
右方有壬峰,寅峰。
【浅论】
经观察,此地来龙重重开帐,可知龙身带贵。至*星横出开窝而结,后有鬼尾与缠护砂,侧后方不空,前铺大坪,虽高山而地势平稳。两掬弯抱,藏风而聚气。脉线微微,圆晕隐隐隆隆,是为其真。内堂窝聚,中堂环抱交锁,外堂宽阔而河水外拱,朝山乃高大横列的云水大帐。如此种种,不失为一*美地。黄太夫人故时,李根源已15岁,故此非其荫生发坟(出生前所葬吉*),但对其少年后的读书和仕途是有帮助的,故此为催福发坟(出生后所葬吉*)。
【后语】
李根源还有其他荫生发坟,其中他的曾祖高祖坟我们也大概知道地名,但山深而草密,现在少人上山路已荒废,加上坟墓久无人祭拜,碑石又毁,外人无法可知。在探访李根源的**族人时,唯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家知晓,看样子他是富裕家庭,不愿意爬山辛苦,听我们说给辛苦费,他还有一丝不屑之情呢,说没空。所以我们甚是遗憾,只能回程了。
李根源(公元1879-1965年),字印泉、养溪、雪生,别署高黎贡山人,云南腾冲人(现属梁河县九保乡)。
李根源是**时期从云南出来的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。他思想激进,能文能武,是OOO**事业的积极支持者。他与蔡锷等人发动云南辛亥起义,胜利后任云南军**军政部总长兼参议院院长,制定和实施一系列颇有成效的**、经济、文化**,使云南成为**初年比较**的省份之一。以后历任北京国会众议院议员、北洋****督办、农商总长,一度兼署国务总理。因**曹锟贿选,愤然退出**,隐居在江南名城苏州,致力于发展地方文化和教育事业。当**的烽火燃起时,年迈的他挺身而出,出任云贵监察使,多次组织民众支援前线抗敌。后来他又坐镇滇西,指挥军民保卫家园。

【李根源与OO】
李根源留学日本归国后,在家乡云南创办军事学校--云南陆军讲武堂,自任监督(校长)。当时学校规定:只招收滇籍学员,为本省培养军事人才。四川青年OO闻讯后,怀着满腔**热情,长途跋涉,来到滇南的蒙自校部投考。可是,主考官见他是川籍青年,便不拟录取。OO十分沮丧。这时,正好碰上李根源出来。李根源见状沉思良久,说:"他赶来投考,说明他是个有**志气的青年,即使是四川人,也应给予录取,以遂其愿,坚其志。"就这样,由李根源亲**板,OO进了云南讲武堂。
在学校里,OO屡受李根源的激励,与李根源结下了深厚的师生之谊。学校毕业后,OO便从军习武,踏上了**道路。
【考察前言】
L易友自加我QQ,经过几个月的聊天熟悉,觉得此人在尊师重道方面以及诚意度都给我留下好印象,于是在他多次诚邀之下,答应了给他排期寻地,并于2018年7月成行。因L易友学习风水多年,也有一定的风水基础底子,并且祖坟都安葬完毕,这次去主要是为他鉴定。经鉴定,为其指出,有一坟得一枝龙正结,但差几米未葬正*(可择日再葬正*),有一坟砂飞水走要迁移(另点前面一枝龙的副结迁葬),有一坟葬正了但立向有误(当时看到日子时辰正合,立马为其改正),有二坟尚可安金。在鉴定完毕后,与他一起驱车去梁河县九堡乡考察了北洋**代总理李根源的祖母坟, 如下:
01,于案山看*星广角图
图1,此横龙,金星开窝结*,后有鬼尾和缠背砂,以去脉(青龙砂)回转抱*。
02,于案山看*星
图2,去脉却是青龙砂,回抱过堂作案。
03,于案山拉镜头看*星
图3,金星开低窝结*(红圈处),前铺大坪。
04,于案山拉镜头看*星
图4,自侧顶落下微微脉线,至坟后起隐隐隆隆之圆突。
05,于案山拉镜头看*星
06,于案山拉镜头看*星
07,于大坪边沿看*星
图7,刚才的远景图,可能看不明白左右两掬(左右内砂)弯抱,现于大坪看*星,可知左右交会,尤以左内砂弯抱最有力。
08,于大坪边沿拉镜头看*星
图8,红圈处为李根源祖母坟,坟后可见隐隐隆隆之圆突。
09,于左内砂边沿看*场
图9,再走近看,又觉坟墓处所居中正,位于窝间甚是窝藏。
10,于左内砂拉镜头看*场
11,于左内砂拉镜头看*场
12,墓碑
图12,黄太夫人逝于光绪甲午年(1894),**元年(1912)立碑,坟墓毁于1966年,1994年修复。
13,于坟后俯看明堂全景图
图13,于坟后俯看,但见内堂如锅底,青龙砂回抱作案,朝山高大入云,可惜天气不晴朗看不到真实面貌。
14,于坟后俯看明堂全景图
图14,外明堂河水是自右倒左,现以线条示意一下,青龙砂是回抱了三重,是为下砂有力。
15,于坟后俯看明堂
图15,以贴身第一重左内砂和第三重左外砂抱过堂为最有力,外虎砂又抱过青龙砂而交锁。
16,于坟后拉镜头看明堂
图16,朝山高大横列,可惜有云遮住,不知是何形态。
17,于坟后看左一
图17,青龙砂前方是一个**新村,就是这几年推平山头而建的,听带路的老乡说,这个村子原有几个圆包包,是鼓形。
18,于坟后看左二
19,于坟后看左三
20,于坟后看右一
21,于坟后看右二
22,于坟后看右三
23,于坟前看左前
24,于坟前看左
25,于坟前看右前
26,于坟前看右
图26,图中人是带路老乡,有赖他的热心带路。
27,于坟前看明堂广角图
图27,青龙砂被新村推平,鼓形砂不见了,案砂也因公路挖缺不甚美观。
28,于坟前看明堂
图28,左内砂弯抱过堂,形成内堂甚是窝平,下雨时会有一堂积水,正是:明堂惜水如惜血。
29,看墓碑李根源名字
图29,石碑有李根源的名字,红框处即是,其父李大茂,是长房。
30,路边李根源所题字
图30,这一带山脉叫鳌山,有山脚路边,有李根源亲自题写的:瑞接鳌山。
在整理好这个案例正准备过几天发表,突然L易友说刚好到梁河县办事,见天气晴好,就特别上山拍摄了朝山图,以补上次没能拍摄到的遗憾,我说你真是太及时了。现补图如下:
31,易友补拍明堂图
图31,天气晴好,朝山尽然显露无遗,原来是一列云水大帐。
32,易友补拍明堂图
图32,朝向云水大帐较高的一段,此文名贵砂。
33,易友补拍明堂图
图33,李根源能文能武,此坟对其是有一定影响。
【数据】以地盘列出
碑立:巽山138度(已经重修过,不一定是最原始的分针)
水出:亥方
右方有壬峰,寅峰。
【浅论】
经观察,此地来龙重重开帐,可知龙身带贵。至*星横出开窝而结,后有鬼尾与缠护砂,侧后方不空,前铺大坪,虽高山而地势平稳。两掬弯抱,藏风而聚气。脉线微微,圆晕隐隐隆隆,是为其真。内堂窝聚,中堂环抱交锁,外堂宽阔而河水外拱,朝山乃高大横列的云水大帐。如此种种,不失为一*美地。黄太夫人故时,李根源已15岁,故此非其荫生发坟(出生前所葬吉*),但对其少年后的读书和仕途是有帮助的,故此为催福发坟(出生后所葬吉*)。
【后语】
李根源还有其他荫生发坟,其中他的曾祖高祖坟我们也大概知道地名,但山深而草密,现在少人上山路已荒废,加上坟墓久无人祭拜,碑石又毁,外人无法可知。在探访李根源的**族人时,唯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家知晓,看样子他是富裕家庭,不愿意爬山辛苦,听我们说给辛苦费,他还有一丝不屑之情呢,说没空。所以我们甚是遗憾,只能回程了。
扫一扫手机访问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