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来就迦牟尼,是有真人为原型的,稣,****样。原来是印度的一个王子,放弃王位,在**树下苦思,终于成佛。和他几乎平起平坐的是掌管过去的燃灯古佛和掌管未来的药师佛?(不确定),全称是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过去未来现在三世阿弥陀佛。
他的**众多,包括多位佛和菩萨,五百罗汉,等等。大鹏金翅鸟也是他的**,平**讲经就蹲在他的肩上。展翅一飞九**,比孙悟空(斗战胜佛)差一万八千里。有说**穆即大鹏金翅鸟转世而成。
请问把仇人的八字跟姓名插在佛祖的香炉里让他在那里天天听佛经
能的,心诚则灵,真诚的去做吧。
请介绍佛教里的所有佛祖
过: 燃灯佛 梵文Dip**kar 。义曰:锭光。为释迦佛之前的因其出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,故称为燃灯佛。传说释迦牟尼过去世曾以五茎莲花供养燃灯佛,而被预言,将在九十一劫后的贤劫成佛。在佛经中所记载的许多佛、菩萨都曾是他座下的**。或称为锭光佛。 佛教有三世佛:指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的一切佛。谓过去佛为迦叶诸佛,或特指燃灯佛,现在佛是释迦牟尼佛,未来佛为弥勒佛三者。 毗婆尸佛 梵文Vipasyin ,又作毗钵尸,微钵尸,为过去七佛的第一位,义曰胜观,种种观,种种见等。据说其出世时间,距今有九十一劫,(佛教的说法,一劫为13亿4千万年)**过三次说法**,第一次有十六万**参加,第二次十万,第三次八万。 尸弃佛 梵文Sikhin 又作式式弃,大论作严那尸弃。为过去七佛的第二位,义曰顶髻,最上。在过去三十一劫时出世,**过三次说法**,第一次有十万**参加,第二次八万,第三次七万。 毗舍婆佛 梵文Visvabhu 又作毗湿婆,毗舍浮,毘摄罗等, 义曰一切有,为过去七佛的第三佛。据说其出世的时间,距今已三十一劫。主要**是扶游和郁多摩。**过二次说法**,第一次有七万**参加,第二次六万。 拘楼孙佛 梵文Krakucchanda 又作 拘留孙佛,鸠楼孙佛,拘留秦,迦罗鸠餐陀等。义曰:所应断已断,减累,成就美妙等。即过去七佛的第四位。在现在贤劫的一千佛之首,在贤劫中第九减劫人寿六万岁时出世。**过一次说法**,有四万**参加,他的上首**是萨尼和毗楼。 拘那含佛 又作拘那含牟尼,俱那含等, 义曰金寂,为过去七佛的第五佛。在贤劫中第九减劫人寿四万岁时出世。阿弥陀佛的前身是他的**。**过一次说法**,有三万**参加。 迦叶佛 梵文Kasyapa。义曰:饮光。即过去七佛的第六位。骑一头狮子,是释迦牟尼前世之师。**过一次说法**,有二万**参加,他的上首**是提舍和婆罗婆。 汉传佛教认为过去佛就是指燃灯佛。而藏传佛教认为如来佛前尚有几位过去佛,如来佛的前任过去佛为迦叶佛(和佛的**大迦叶非一人)。 现在佛是释迦牟尼佛,未来佛为弥勒佛。 燃灯佛是梵文Dip**kara的意译,又译作“锭光佛”、“定光如来”。《大智度论》卷9说:“如燃灯佛生时,身边一切光明如故名燃灯太子,作佛亦名燃灯。”依据佛教劫世的理论,他为过去庄严劫佛,距今至少有2900亿年。 燃灯佛是释迦牟尼的老师,释迦牟尼成佛就是由他授记的。据《瑞应本起经》记载,释尊为菩萨时,名叫儒童。有一次,他看见有人卖青莲花,就买了5枝献给燃灯佛。又有一次,他跟燃灯佛外出弘法时路遇泥泞,他脱下衣服铺在地上,请**从上面走过。通过这两件事,燃灯佛慧眼识才,就对儒童授记说:“是后九十一劫,名贤劫,汝当作佛,号释迦文如来。”此外,在佛经中所记载的许多佛、菩萨都曾是他座下的**。 关于过去佛,还有一种说法,认为迦叶佛是过去佛。这位迦叶佛并不是释迦牟尼的大**迦叶,而是过去七佛中的第六佛。《长阿含经》卷1称,他在“此贤劫”(现在之劫)时出世,也是释尊前世之师,也曾预言释尊将来必定成佛。 过去佛常与释迦佛、弥勒佛组成一组“竖三世佛”的供奉形式,一般也供奉于大雄宝殿中。他居释迦佛之左。其形象特征是:跏趺端坐,神态庄严,两手以拇指相触,作说法印,有时骑一头狮子,一般不单独供奉。 弥勒佛是中国民间普遍信奉、广为流行的一尊佛。“弥勒”是梵文Maitreya的音译简称,意思是“慈氏”。据说此佛常怀慈悲之心。窥基在《阿弥陀经疏》中解释说:“或言弥勒,此言慈氏。由彼多修慈心,多入慈定,故言慈氏,修慈最胜,名**胜。”他的名字叫阿逸多,即“**胜”。据佛经记载,弥勒出生于古印度波罗奈国的一个婆罗门家庭,与释迦是同时代人。后来随释迦出家,成为佛**,他在释迦入灭之前先行去世。据说释迦曾预言,他离开此世间后,将上生兜率天宫,在那儿与诸天演说佛法,直到释迦佛灭度后五十六亿六千万年时,才从兜率天宫下生,来到人间。据《弥勒下生成佛经》所说,到那时,娑婆世界(即我们所生活的有情世间)阎浮提有翅头末城,其王名儴佉的,弥勒届时将托生于此城中一个名叫修梵摩的大臣家中,降生、出家、成道、说法,其经历一如释迦牟尼佛。弥勒继释迦成佛后,将在华林园龙华树下三次说法,广度众生。 释迦牟尼佛(佛教创始人) 阿弥陀佛(西方极乐世界教主) 毗婆尸佛(过去第一佛) 弥勒佛(未来佛) 尸弃佛(过去第二佛) 燃灯佛(过去佛) 毗舍婆佛(过去第三佛) 阿佛(东方妙喜世界佛) 拘楼孙佛(过去第四佛) 药师佛(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) 拘那含佛(过去第五佛) 大日如来(法身佛) 迦叶佛(过去第六佛)
如来佛祖的八相成道
净空法师---八相成道
(舍兜率,降王托胎、出生,出家,降魔,成道,转F 轮,入般涅盘相)
释迦牟尼佛给诸位说,是久远劫以前早就成佛了,绝对不是三千年前在印度苦行学道,夜睹明星豁然大悟而成佛的,不是的。你们诸位看看《梵网经》,佛就给你说老实话,他这一次在我们这个世间示现是第八千次,在我们娑婆世界示现是第八千次,他方世界那就不说了。所以你就晓得佛是久远劫早已成佛,到这个世间来做个样子给我们看看,教给我们怎样修行、怎样悟入,给我们做个榜样。
舍兜率
菩萨没成佛之前在兜率天,兜率天是补处菩萨的道场,补处我们讲后补佛,现在兜率天是弥勒菩萨,弥勒菩萨将来要到我们人间示现成佛。什么时候来?我们晓得兜率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四百年。如果我们从下面算起这个天,往上去第一层是四王天,四王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五十年。四王天再上去是忉利天,忉利天它是倍倍增加的,忉利天的一天是人间一百年。所以在忉利天上看我们这个世间人很可怜,朝生暮死,寿命很短促。忉利天再往上去是夜摩天,夜摩天一天是我们人间两百年。再往上去是兜率天,兜率天一天是我们人间四百年,他的寿命是四千岁;也像我们这样算法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一天等于我们四百年,四千岁。四千岁以后,弥勒菩萨下生到我们人间,这个样子诸位要是乘一乘多少年?合我们这个世间大概五十六亿七千万年。我的数学不好,是不是这个数字不知道,你们自己好好的算一算,大概总是五十六亿以上,不会在五十六亿以下。
『兜率』是梵语,意思是知足、喜足(欢喜、满足)。我们世法常说「知足常乐」,孔老夫子也讲「知止而后有定」,止就是满足。人在世间,于一切法都满足了,他心就定了,不满足是他在希求、在追求,患得患失。所以什么样的资格才能成佛?知足!所以补处菩萨一定要住在这个地方,他不能住在别的天,这个有表法的甚深用意在其中。知足然后才能够利益一切众生,为什么?对于一切众生无有任何希求。这一句是八相成道的第一相降生,从兜率内院降生。
降王宫
补处菩萨示现成佛,一定是以王子的身分,不能生在一般百姓之家,这也是表法。世间最尊贵的是帝王,人都追求富贵,帝王是人间富贵到了顶头,所谓是「贵为天子,富有四海」,他一定出生在这个地方,然后出家学道。不要了!世间富贵你们所羡慕的、所求的,我看的一文不值,统统丢掉了,给人做一个榜样,这是有很大的启发的作用。『降王宫』这一句里面包括两相,第二个是托胎,第三个是出生。所以这一句里面就是八相里面的两相,托胎、出生。
弃位出家。苦行学道。作斯示现。顺世间故。
这四句是八相里面的出家,就是第四相。『位』是王位,他可以继承王位,他不要,国王不做了。在王宫里面特别是王子,生活过得自在舒服,他舍弃了,出家去修苦行,『苦行学道』。为什么要这样做?这些做法都是利益人天,给人天做一个永脱轮回,超越三界,圆成佛道的榜样。凡夫为什么成不了佛?对于这个世间有留恋。只要有一丝毫的留恋,你这一生修得再好,你也不能超越,这一点诸位同修总要记住,就是往生也不行。临命终时,阿弥陀佛来接引你,你还说:佛,我还有东西舍不得。那还有什么法子?阿弥陀佛不会勉强你的,你舍不得,好!那你就在这儿住。所以世出世间法要不是舍得干干净净,西方极乐世界去不了。
所以诸位要记住,不但世间法要放下,佛法也要放下。《华严》好不好?好!《法华》好不好?好!好,你放不下,那去不了。佛法也得要放下,为什么?贪心,我世间法不贪了,那贪《华严》、贪《法华》,你贪心还在,只不过是你那个贪换个对象而已。佛是教你把贪心断掉,不是教你换对象。所以现在许多人他不懂,他实在贪心还是很重,换了对象,这个不能去。所以念佛的人多,往生的人少,原因就在此地。他三毒烦恼伏不住,不要说断,伏他也没能力伏住,这是我们时时刻刻要警惕的。
所以学佛的人,无论在家、出家,我吃得饱,穿得暖,有个小房子遮避风雨,足了!还要什么?再不能要了,再有东西来,那叫什么?魔来了。名闻利养,五欲六尘,统统是魔。你看这个世间人喜不喜欢,爱的不得了!对佛菩萨他不爱,那个魔他真爱。那还能够去得了吗?所以这些东西来了之后,自己要有智慧、要有定力,绝不沾染,名利让大家去享,自己不必要。自己要记住「苦行学道」,为什么?因为自己常常修苦行,对这个世间没有留恋。如果这个地方日子过得很舒服、很自在,他就不想走了。这个地方样样都不称心,样样都不如意,还是早一点到极乐世界去,欣厌之心才能够生得起来。所以苦行决定对于我们往生有帮助、有好处。这是随顺世间,示现启发众生,使众生真正觉悟,所以这是『顺世间故』。
以定慧力。降伏魔怨。
这是第五相降魔。『魔』就是折磨,折磨,我们感受是很痛苦的。这个「魔」字是梁武帝造的,原来看古时候所翻的经,这个魔底下是个石头,就是折磨的磨,梁武帝认为折磨人很苦,比遇到鬼还可怕,他把那个石头去掉,下面用个鬼字,这个字是他造的,意思也很好。「魔」我们要认识,佛在《八大人觉经》给我们讲魔有四大类。第一大类「五阴魔」。五阴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这是与生俱来的,一切凡夫没有法子避免的。要知道,真正觉悟五阴是魔,我的身体就是魔,要这个身体干什么?你对于这个身体就不会留恋了,不会爱惜了。对身体的贪爱也是麻烦,也得要放下,所以要认识自己。色受想行识,色是色身,受想行识就是妄念;受是感受,想是思想,行是不住,不能停下来,识就是八识。换句话说,我们的身,幻身,我们的妄心就是个魔障,哪一个人不爱惜自己这个身命?谁知道这个身命是魔障,这要觉悟!
第二类的魔叫「烦恼魔」,《百法明门》里面说得很详细,六个根本烦恼,二十个随烦恼,全是魔障!中国人讲七情五欲,喜、怒、哀、乐、爱、恶、欲就是魔障。第三类是「死魔」,死是折磨。寿命短促,道业不能成就,修了一半寿命到了,再转世再来未必能接得上,所以这是魔障。这三大类都属于本身的。第四类是我们身体以外的,叫「天魔」。凡是身心外面的,统统叫天魔。天魔是什么?外面的**。外有**内又动烦恼,这内魔跟外魔结合起来,你怎么能超越三界?没指望!所以一定要觉悟。用什么方法来降伏魔障?用定慧力。
现在学佛的人多,我看著魔的人也多。不学佛的人好像魔障还少,学了佛的人魔障特别重。这是真的不是假的,国内、国外都是如此。什么原因?没有定!没有定哪来的慧?戒、定、慧是佛法的三无漏学。现在学佛的人都喜欢搞热闹,戒不要了。有些人要,要怎么个要法?每半月念一遍,那就叫是戒?那不是的。还有同修发心来求受戒,受戒容易,持戒难!认真给诸位说明受戒,形式上的受戒不重要,内心真正发心受持,这是真受戒。形式上未必能得戒,真正发愿受持,那确实是得戒。
我在最初学佛的时候,我跟章嘉**,他老人家就告诉我:戒是基本,学一条就受一条。他不主张我到戒坛去受戒,他教我自己去读,那时候我还没有出家。在家你去读,哪一条你做得到,你就发心做一条。过一个时候,那一条我也能做得到,我再发心再做一条,这叫真正受戒。这不在形式,重在实质,因戒生定。戒,多半是禁戒,佛这个不许我们做,那个不许我们做,好了,统统不做了,心就定!这是佛法通途的方法,戒能够得定,所以定共戒,道共戒,那个戒就更**了。
唯有定慧才能『降伏魔怨』。怨是冤家,冤家是谁?是不是我们一般讲的冤家对头?不是的,佛在经上常常说「十恶冤家」。十恶是什么?身,杀、盗、*;口,妄语、两舌、恶口、绮语;意,贪、瞋、痴,这十种冤家。几个人认识?都把冤家当作好朋友,这个还得了?这十条谁不喜欢?谁不爱?跟冤家搭上了,这是难怪轮回难出,出不了轮回。说个老实话,在六道轮回里面,是一世不如一世,你要想将来往上提升,那个机会非常渺茫,总是一世比一世要低。
为什么我们要这样肯定的,下这个断语?轮回是个果报!果报一定有因。我们想想,我们现在这一生所造的因,到底是善多还是恶多?如果是恶业超过善业,那来生怎么能比得上这一生?所以佛在经上说「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」。人身,失掉人身,来生再得人身的机会非常非常之小。佛在经上有须弥穿针的比喻,须弥山高,不要说须弥山,我们讲堂这三层楼,我底下放著绣花针,这里放一条线,你穿穿看,我给一万条线给你,你看能不能穿上一条。佛用这个比喻说我们人身,失掉人身,来生想得人身,那就像千万条那个线它恰好就穿上了,哪有那么巧的事情?不容易!
所以人身失掉,再得人身很难,多半到哪里去?我们俗话说「人死了作鬼」。六道作鬼是一道,怎么可以断定他死了就作鬼?实在讲,说这个话不无道理,绝大多数的人都到鬼道去了,绝大多数,十之七八都到鬼道去了。为什么到鬼道?鬼道的业因是贪心重。没有贪心不会堕鬼道,没有瞋恚嫉妒不会堕地狱,不愚痴的人决定不变畜生。愚痴就是善恶不分,是非不明,所以说糊里糊涂,才变畜生。贪瞋痴是三恶道的业因,那我们想想,我们这一生当中有没有贪瞋痴?只要贪瞋痴这个念头、意念很强,换句话说,来生就是三恶道去了!这个世间人,几个人没有贪瞋痴?于一切法中没有贪瞋痴,我们可以断定他来生不堕三恶道,至少是人天享福,太少太少了!怨,要记住怨是十恶冤家,这要用定慧才能够降伏,才能够克服它。
得微妙法。成最正觉。
这一句是第六相成道。降魔之后才能够成道,如果在净宗里面讲成道,就是得一心不乱。净宗成就有三等,最高的是理一心不乱,其次的是事一心不乱,最下的是功夫成片。如果你念佛念到功夫成片,功夫成片里面有九等,九品!上等功夫成片的,这不要到一心不乱才显出这个法门的不可思议。上等功夫成片往生自在了,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,想不去也不碍事,生死这里没有了,功夫上等的。中等的能预知时至,几个月之前,甚至一、二年之前他就晓得。下等功夫成片的,在临命终之前,前几天知道,这是决定往生。功夫打成一片,这是伏烦恼没断,我们通常讲带业往生。如果说是断烦恼,那个功夫相当于阿罗汉,的确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。
所以功夫成片,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做得到,一天到晚这一句阿弥陀佛不要中断。成片里面的秘诀,就是决定不怀疑,信心**,信成就;三资粮信愿行,信心**。不夹杂,就是专心念佛,绝不掺杂别的。第三个是不间断,二六时中都不间断。
这是八相成道里面示现成佛。
天人归仰。请转F L。常以法音。觉诸世间。
成佛之后,这就教化众生,所以底下第七相「转F L相」。佛出现在世间,转F L是为主!八相成道里面,这是主要的一条。八相,其余的七相都是成就这一相。
【天人归仰。请转F L。常以法音。觉诸世间。】
这一句是总说,『法音』就是佛菩萨为我们说法,说法的目的是教一切众生破迷开悟,就是令一切众生觉悟,『觉诸世间』。
【破烦恼城。坏诸欲堑。】
这两句都是比喻,也是果报。『烦恼』就像城一样。外国人称为**,表示坚固的意思。众生的烦恼很不容易破,把烦恼比喻成**。『堑』是什么?是护城河,**上的古城,城墙外面有一条河,护城河,叫「堑」。都是比喻坚固、很深,护城河的水深,这是讲烦恼跟**。佛说法的目的,帮助我们觉悟,觉悟之后,一定要远离烦恼、五欲。
【洗濯垢污。显明清白。】
这两句是因。『垢污』就是染污,垢是尘垢,污是染污。所以佛把六根接触的对象,称之为六尘,眼见色,耳闻声,六根对的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,佛说它作尘,尘染污了我们的清净心,这个东西要把它洗掉,要把它洗干净。用什么方法来洗?在本宗里面,用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,就可以把它洗干净了。『显明清白』,你的真心本性才能够透得出来,这是自己的性德流露,功夫的成就。浅而言之,我们能够伏见思烦恼,心地就清净了。伏烦恼就是佛号念的功夫深,我们的念头,它别的念头不会起,一起念头都是阿弥陀佛,一个接一个,念念都是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,没有杂念,这叫「显明清白」。
【调众生。宣妙理。】
『调』是调伏,调顺一切众生,这就讲教化众生,「调」是有化的意思,教化众生。『宣妙理』,为一切众生讲解佛法,说明宇宙人生的**。
【贮功德。示福田。】
『贮』是积,积功累德。『示』是指示。世间人多求福,什么是『福田』?有几个人真正认识福田?世间人所修的,痴福!不是真正福田,真正的福田是孝亲尊师。佛在经上给我们讲三种福田:第一个父母—恩田。对父母不孝顺,对父母没有尽到孝养,你的福从哪来?第二个是敬田—三宝,对三宝不知道恭敬。有一些人恭敬三宝,存心不善,他为什么恭敬?听说佛门里一本万利,所以他来恭敬。他在家不恭敬父母,他跑来恭敬法师,认为什么?佛门里种福马上可以发大财,这是存心错误。佛教给我们恭敬是依教奉行,这叫敬。我们对佛拜不拜没有关系,为什么?那是形式。天天见到佛,顶礼磕头,不能把佛的教训记住,不能依教奉行,一点用处都没有,将来该堕地狱还是要堕地狱。不能说我在佛面前磕了多少头,这可以不堕地狱了,没这个道理。所以形式实在讲不是真正重要,真正重要是依教奉行。老师教我们怎么做,我们真的做到了,这叫恭敬,这叫尊师。
第三种悲田,救济一切苦难的众生。我们想想今天世界众生哪一个不苦?哪一个没有灾难?个个都有。那个财产上亿的他还是苦、还是难,为什么?转眼之间,他就要轮回三途,他怎么不苦?如何救他?前面讲「宣妙理,贮功德」,要为他说法,要开导他。什么是功?什么是德?功是功夫,德就是你的受用、你的收获。你今天念佛是功,心地清净是德。念到功夫成片是功,往生不退是德,这叫功德!
【以诸法药救疗三苦。】
『法』是佛法,佛法是药,能够救我们一切苦难。『三苦』就是苦苦、坏苦、行苦,三界统苦!唯独佛法能够帮助我们,佛法是广大无边,得要对症下药。
【升灌顶阶。】
这『灌顶阶』是密宗的。所以我们这《无量寿经》里面有教、有禅、有密、有净,统统都包括在里面,一样也跑不掉。前面表法里面,普贤菩萨代表的净密不二,这个地方给你讲灌顶。现在在国外,密宗很盛行,来了一个**,大家都去灌顶去了,灌顶还要缴费,听说一个人要二十块美金,灌一下顶。我听了之后,我说你们每天晚上洗不洗澡?在外国洗澡,淋浴,我说那个大灌顶,比那个法师用一点点水给你灌,那灌得痛快。灌顶就开悟了吗?得好处了吗?什么也得不到。灌顶是形式,形式是表法,重要是法,不懂得法就白灌了。灌是慈悲加持的意思,顶是什么?是佛顶,就是佛法里面至高无上的佛法传授给你,这叫灌顶。
【授**记。】
往生不退,决定往生不退成佛,这就是授记。
【为教菩萨。作阿闍黎。】
这也是密法,金刚阿闍黎。
【常习相应无边诸行。成熟菩萨无边善根。无量诸佛咸共护念。】
我们哪一个人不想求佛菩萨保佑?能依这个法门,就是无量诸佛没有一尊佛不保佑你,没有一尊佛不赞叹你。为什么诸佛赞叹?因为你选择了成佛的法门,眼看你马上就成佛了,佛怎么不赞叹,佛怎么不欢喜?
【诸佛刹中。皆能示现。】
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是平等的世界,即使下品下生,也能够随自己的意念到他方世界去供佛度生,『诸佛刹中,皆能示现』。所以生西方净土,就是生一切诸佛净土,见阿弥陀佛就是见一切诸佛如来。这是他方世界所没有的,一切经论里头也没有这个说法的。
于此中下。而现灭度。
这两句是第八相,入般涅盘相。佛有没有生灭?既然「空无相无愿」,还有什么生灭?没有,不生不灭。为什么要示现生灭?『是于此中下』,对中下根性人示现的般涅盘。向上一著的人晓得佛没有般涅盘。示现涅盘是给中下根性人看的,对他们的一个启示,给他们一个警觉。佛常住在世间,大家修学就懈怠、懒惰了,为什么?今天没听到不要紧,明天佛还会说。这佛一不在世,这著急了,这以后没得人说了,这怎么办?他这个修学的意念提起来了,加倍的用功努力,这是对中下根性人说的。对那个上根大菩萨,没有,知道佛没有般涅盘,像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,佛的涅盘叫无住涅盘。
无住涅盘就是不住生死,也不住涅盘。生死,凡夫边的,涅盘是二乘边的。不但是如来,大乘菩萨两边不住,所以他入般涅盘是示现的,正如同前面八相同样统统都是示现的。这个意思我们总得要了解,要认识清楚,我们对于诸佛菩萨真正恭敬心才能够生得起来,才能体会到他对于一切众生恩德之大。正是古德所说,粉身碎骨不能为报,报不了这个恩!一切的示现都是为了利益众生,都是为了帮助我们觉悟。
佛祖下面放生辰八字会怎么样
佛祖下面放生辰八字,真心信佛,佛会保佑的。
扫一扫手机访问
